凤凰快三_凤凰快三
凤凰快三2023-01-31 16:05

【地评线】天府评论: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

  今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起步之年,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具有特殊重要意义。我们将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全力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依靠自己力量端牢中国饭碗。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如是说。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我国之所以能够实现社会稳定、人心安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手中有粮、心中不慌。2022年,我国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3730.6亿斤,连续8年超过1.3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480公斤以上,小麦、稻谷两大口粮完全自给。但同时,我国粮食需求仍在不断增长。有预测显示,到2035年,我国年粮食需求或将达到8.5亿吨到9亿吨。这既凸显了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也凸显了依靠自己力量端牢中国饭碗的极端紧迫性和艰巨性。

  重农抓粮,不断夯实粮食安全的根基,永远是端牢中国饭碗的最硬道理。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离不开粮食安全。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是巩固我国粮食安全基础的三大法宝。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了多个提升粮食产能的途径,如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坚守18亿亩红线,建设高标准农田,健全种粮农民受益保障机制、增产和减损两端发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必须用好稳面积、稳产量、稳政策三大法宝,在耕地、科技、农村经济等多方面发力,全面提升粮食产能,全力以赴端牢端稳中国饭碗。

  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不动摇,永远是端牢中国饭碗的最强保障。作为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我国已经成功搭建了粮食生产政策体系和工作措施的“四梁八柱”,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持续夯实粮食产能基础;推进服务社会化和生产机械化,促进节本增效、提质增效等等。这些行之有效的举措,是保障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有力“武器”。要一鼓作气、乘势而上,集中力量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真正落实到位,持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最大限度挖掘粮食供给潜力,确保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

  全面落实党政同责,调动各方积极性,永远是端牢中国饭碗的最大动能。在不断发展农业科技之外,土地、农村建设等领域对粮食生产的助力同样重要。要从农村实际出发,以强化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为抓手,聚焦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细化乡村建设行动、乡村治理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具体安排,平稳有序推动农村疫情防控措施的调整落实,通过培育提升产业、着力稳定就业、推进创业创新,进一步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调动一切资源,想尽一切办法,为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聚心、聚力、聚责、聚智,因地制宜交出粮食产能提升新答卷,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牢。(作者林伟系天府评论特约网评员)

 

凤凰快三

【光明艺评】金曲当为时代留声******

  乐坛关于金曲的讨论从未停止,但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不过,有一点是大多数人认同的,即金曲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所谓时间的洗礼,其实就是对一代人的情感及一个时代烙印的记录。被刻写进音符的时代性是金曲最为珍贵的内涵,无论是高雅音乐,还是通俗歌曲,只要能承载一代人的回忆,传唱一个时代的精神,同时兼具一定的艺术品质,就有可能成为历史的留声机和人们传唱的金曲。

  新的时代环境下,金曲的走势有两个趋向。一方面,技术的便利性降低了音乐的创作门槛,音乐创演从专业音乐人变成全民参与。另一方面,金曲创作面临着挑战,随着审美水平的提升和需求的多样化,人们对金曲的内容、形式、品质等要求越来越高。

  那么,如何创作出呼应时代精神、满足人民需求的金曲呢?从近几年的创作来看,无论是《灯火里的中国》《万疆》,还是《星辰大海》《看山看水看中国》,无不散发着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主线的时代精神,体现出当代时尚的审美趣味,实现了潮流与传统的交融。一首首金曲,既是时代的图像,又是时代的回响。

  新时代的音乐工作者,应守正道、谱新曲,为人民而歌、为时代留声,以更多的金曲凸显中国精神、中国气派,唱响伟大新时代的美好华章。

  (内容摘编自《光明日报》2022年11月30日13版,作者司思系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管理系副教授、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

中国网客户端

国家重点新闻网站,9语种权威发布

凤凰快三地图